学术动态

《黄州:从苏子瞻到苏东坡》—中山大学彭玉平教授莅临我校作学术讲座

发布时间:2024年05月21日 10:17 编辑:文学院 点击量:

2024年5月15日下午,中山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主任彭玉平教授应邀在西藏大学纳金校区为我校师生做《黄州:从苏子瞻到苏东坡》学术讲座。讲座由文学院副院长梁冬主持。

彭玉平教授从“乌台诗案”与中国古代文人“穷而后工”讲起,指出“乌台诗案”是苏轼从苏子瞻到苏东坡的转折与发端,这也印证贴合了我国古代文人于苦难中涅槃新生的历史现象,文人“有痛呻吟”进而成就“文学经典”。他指出,苏轼曾在杭州、密州、湖州等地多次辗转任职,后因《湖州谢上表》被政敌抓住把柄,“乌台诗案”由此而生。期间,苏轼曾两次想要自尽,一度脆弱过的苏轼与我们文学接受认知中的苏轼有所不同,苏轼从脆弱到乐天实则有一个逐渐转化的过程。

彭玉平教授从“乌台诗案”结案与苏轼谪居黄州的情况进行讲授。“苏轼到黄州给自己的定位是独行者、边缘人、幽居客。”彭教授紧紧抓住苏轼从京城到黄州途中的心态变化、自我定位和现实窘困,以及苏轼自号“东坡”的文化渊源和现实依据,多维度地呈现了“东坡居士”的生成背景和文化内涵,凸显了谪居黄州对“东坡”精神和人格的深刻影响。由此,听众们深刻理解了苏子瞻和苏东坡所蕴藉的同一个人的两种不同性格和魅力,对进退自得、宠辱不惊的文学接受史上的苏东坡也有了全新的解读视角。

同时,彭玉平教授还探讨了黄州时期苏东坡文学作品里的人生观、价值观和文艺观,带领与会师生深入理解苏东坡的文学成就和人格魅力。讲座尾声,彭玉平与现场师生分享了自己为苏轼所作的一首七言绝句:“平生万物作芳邻,从此湖山我主人,往事皆从心上过,周旋自在自由身。”诗句展现了苏东坡恣意潇洒的人生态度,更阐明了黄州对苏东坡写作风格和人生性格的影响。

在互动交流环节,彭玉平教授认真回答了与会师生提出的学术问题和各种疑惑,给出了专业的靶向性指导与建议。最后,此次讲座在全场师生热烈的掌声中顺利结束。